以下是《燕歌行》的原文: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夜光,
促织鸣东厢。
心几烦而不绝,
屈平作品自可伤。
秋兰兮青青,
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
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曰: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愿言配德兮,
携手同车。
既来之,则安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此诗开篇通过描写秋天萧瑟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接着诗人借群燕南飞、孤雁哀鸣等意象,抒发了自己对远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贱妾茕茕守空房”一句,更是将女子孤独寂寞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援琴鸣弦发清商”以下部分,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在忧愁之中弹奏乐器、浅吟低唱的情景,使整首诗充满了音乐般的韵律美。
值得注意的是,《燕歌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它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就道出了人们对于过去无法挽回、对未来充满忧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悟,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单纯的男女之情,上升到了哲学思考的高度。
此外,曹丕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比如用“秋兰”、“绿叶”、“紫茎”等植物形象来比喻美好的事物,用“明月”、“促织”等自然界元素来烘托气氛,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之,《燕歌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曹丕个人才情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还能从中汲取面对生活挑战的力量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