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援的凌霄花什么意思】“攀援的凌霄花”这一说法,源于中国现代诗人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中的一句:“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这句话用“凌霄花”比喻那些依附于他人、缺乏独立人格的爱情关系。本文将对“攀援的凌霄花”进行详细解读,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与象征意义。
一、
在《致橡树》这首诗中,舒婷以女性视角表达了对平等、独立爱情的追求。她拒绝成为“攀援的凌霄花”,即不希望自己的爱情是建立在依附和依赖之上。凌霄花是一种常见的攀援植物,它需要借助其他物体才能生长,因此被用来比喻那些没有自我意识、只依赖他人而生存的人。
“攀援的凌霄花”这一意象,强调了爱情中的不平衡关系。这种关系中的一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独立性,甚至可能失去自我价值。舒婷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出对真正平等、自由爱情的向往。
二、表格总结
| 概念 | 含义 | 象征意义 | 文学背景 | 作者态度 |
| 攀援的凌霄花 | 一种依靠其他物体生长的植物 | 比喻依附他人、缺乏独立性的爱情关系 | 出自舒婷《致橡树》 | 反对依附,倡导平等与独立 |
| 凌霄花 | 常见的攀援植物,常用于装饰 | 代表依赖、被动、无自我意识 |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意象 | 作为对比对象,体现作者价值观 |
| 《致橡树》 | 舒婷创作的现代诗 | 表达对独立、平等爱情的追求 | 现代文学经典 | 强调情感中的自主与尊严 |
三、结语
“攀援的凌霄花”不仅是对某种爱情模式的批判,更是对个体独立性和自我价值的呼唤。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概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感情中保持自我,追求真正的平等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