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每当放学后,我总会溜进书店里,假装浏览商品,实则贪婪地阅读着那些精彩的书籍。
书店里的老板总是能一眼识破我的小把戏,但他并没有赶我走,而是默许了我这种“窃读”的行为。我常常在书店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店员催促关门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有一次,我在书店里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女士,她似乎看出了我的窘迫,便主动借给我一本书。这本书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私有”书籍,我如获至宝,每天晚上都偷偷地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书,生怕父母发现。
通过这些“窃读”的经历,我渐渐明白,书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它不仅能丰富我的知识,还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我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但我依然保持着爱读书的习惯。每当我翻开一本新书时,都会想起那段“窃读”的时光,那是我成长过程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期的“窃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书籍深深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虽然当时的条件并不允许我拥有更多的书,但正是这种艰难的环境,培养了我对阅读的执着与坚持。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生活多么困难,都不能失去对知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