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该文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农耕生活
C. 江湖游历
D. 帝王生活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载(zǎi)欣载奔
B. 窈(yōu)窕
C. 棹(zhào)
D. 熙(xī)
3.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出自《归去来兮辞》,其中“谏”的意思是:
A. 劝告
B. 进谏
C. 改正
D. 报告
4. 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和谐与作者内心的宁静。
B.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现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C.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D.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暗示了作者虽归隐却仍保持高洁的情操。
5. 下列关于《归去来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B. 作者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C. 文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描写了归家途中的轻松心情。
D. 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由哀转乐,最后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6. 《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______,______”表达自己辞官归田的决心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7.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中的“行休”意思是:_________。
8. 作者在文中提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这里“三径”指的是_________。
9.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中的“委心”意思是:_________。
10.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中“形役”指的是: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3题。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来驱我去,不得已而食。
> ——《归去来兮辞·并序》节选
11. 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5分)
12. 文中“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13.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何最终选择辞官归隐。(5分)
四、作文题(20分)
请以“归去来兮”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对陶渊明“归隐”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B
2. C
3. A
4. B
5. D
二、填空题
6.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7. 将要结束
8. 隐士所居之处
9. 随顺内心
10. 身体被世俗所役使
三、阅读理解
11. 作者因家境贫寒,被迫接受官职,但内心并不愿意,最终因厌倦官场生活而决定辞官归隐。
12. 表达了作者本性自然,不愿违背本心、强颜欢笑的思想感情。
13. 作者认为官场生活违背本性,内心痛苦;归隐能回归自然、保持人格独立,实现精神上的自由。
四、作文题(略)
如需配套教学设计或教学反思,请联系相关教师或教研组获取完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