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2019】一、课题名称:
《传统水墨技法在当代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高度重视,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美术教学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培养途径。然而,在当前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水墨画往往被边缘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较为薄弱。
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将传统水墨技法融入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探索其在激发学生艺术兴趣、提升审美能力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价值。通过系统研究与实践,为美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三、研究目的与
1. 研究目的:
- 探索传统水墨技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可行性;
- 分析水墨技法对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的影响;
- 构建适合儿童学习的水墨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2. 研究
- 传统水墨技法的基本知识与表现形式;
- 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水墨技法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适应性分析;
- 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估。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1. 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在水墨教学与儿童美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教师与学生对水墨教学的看法与需求。
- 实验法:在实验班级中开展水墨教学实践活动,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反应与进步。
-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与优化教学策略。
2. 研究步骤: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研究方向,收集资料,制定研究计划;
-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开展课堂教学实验,记录教学过程与学生反馈;
-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五、预期成果:
1. 形成一套适用于儿童美术教育的水墨教学方案;
2. 提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3.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或教学案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4. 提升教师对传统艺术的认同感与教学能力。
六、研究可行性分析:
1. 现有资源支持:学校具备基本的美术教学设施,教师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背景;
2. 政策支持:国家鼓励传统文化进校园,相关政策为本课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 学生兴趣基础:儿童对绘画具有天然的兴趣,水墨艺术的独特魅力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4. 团队协作:课题组成员包括美术教师、教育研究者等,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与实践经验。
七、研究时间安排:
- 第1—2月:完成文献资料收集与课题立项;
- 第3—5月:进行前期调研与教学方案设计;
- 第6—8月:开展课堂教学实验与数据收集;
- 第9—10月:整理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 第11—12月:总结成果,完成结题工作。
八、参考文献:
1. 《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报告》,教育部,2018年;
2. 王伯敏,《中国画论辑要》,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3. 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4. 张道一,《中国艺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5. 周宪,《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九、结语:
本课题立足于美术教育的现实需求,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理念,力求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开辟一条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新路径。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