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关于再的成语及解释】在汉语中,“再”字常用来表示“又一次”、“再次”或“重复”的意思,很多成语中都包含了这个字,表达了不同的语义和情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再”字的成语及其含义,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1. 再接再厉:形容继续努力,不松懈。
2. 再三再四:形容多次重复地做某事。
3. 再而三,三而四:指事情反复发生,次数多。
4. 一而再,再而三:与“再而三,三而四”类似,强调反复。
5. 屡试不爽:多次尝试都没有失败,但此成语不含“再”字,但意义相近。
6. 东山再起: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7. 重蹈覆辙:比喻重复过去的错误。
8.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消失的事物又重新出现。
9. 百折不挠:形容意志坚定,屡受挫折也不退缩。
10. 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磨练和考验。
11. 再衰三竭:形容力量逐渐枯竭,无法再战。
12. 再起之机:指重新开始的机会。
13. 再回首:多用于诗词中,表示回顾过去。
14. 再出发:象征重新开始新的旅程。
15.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出自诗句,表达对过往的感慨。
16. 再三叮嘱:反复叮嘱,强调重视。
17. 再三劝阻:多次劝说阻止。
18. 再三考虑:反复思考,谨慎决定。
19. 再三推辞:多次拒绝。
20. 再三犹豫:多次迟疑不决。
21. 再三请求:多次请求。
22. 再三确认:反复核实。
23. 再三提醒:多次提醒。
24. 再三告诫:多次告诫。
25. 再三询问:多次问。
26. 再三检查:反复检查。
27. 再三斟酌:仔细考虑。
28. 再三犹豫:反复犹豫。
29. 再三思量:反复思考。
30. 再三犹豫:再次犹豫。
31. 再三思虑:反复考虑。
32. 再三推敲:反复琢磨。
33. 再三衡量:反复权衡。
34. 再三考量:反复考虑。
35. 再三商议:多次商量。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体现了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日常生活中,适当使用这些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准确,增强表达效果。希望这篇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含有“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