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的故事简短】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著名的将领廉颇,他英勇善战,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也性格刚烈,常常对人态度傲慢。与此同时,赵国的文臣蔺相如因机智勇敢,多次在外交场合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此被封为上卿,地位高于廉颇。
廉颇对此非常不满,认为蔺相如不过是个靠嘴皮子吃饭的人,凭什么位居自己之上。他多次公开表示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故意避让,不与廉颇正面冲突。他的门客们不解,问为何如此忍让。蔺相如说:“强秦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是因为我们两人在。如果我与廉将军争斗,只会让秦国有机可乘。”这句话传到廉颇耳中,让他深感惭愧。
于是,廉颇脱下战袍,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他跪地认错,恳求原谅。蔺相如连忙扶起他,二人握手言和,从此成为生死之交,共同辅佐赵国。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正是来源于这段历史,用来形容主动认错、诚恳道歉的行为。它不仅体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也展现了蔺相如以国为重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