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七年级上册课堂笔记】《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散文,收录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文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愧疚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生命的意义与母爱的伟大。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北京。他年轻时因病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长期与病痛相伴。他的作品多以自身经历为基础,情感真挚,思想深刻,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
二、课文内容概述
文章以“我”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我”在双腿瘫痪后情绪低落,母亲默默支持、鼓励“我”,并希望“我”能够重新振作。然而,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我”在多年后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苦心与深情。
三、主题思想
《秋天的怀念》通过回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悔恨。文章不仅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也反映了人在困境中的成长与蜕变。同时,也传达出珍惜亲情、感恩生活的思想。
四、重点语句分析
1.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不能自立的女儿。”
这句话是母亲临终前说的话,体现了她对子女的牵挂与不舍。母亲虽然身体虚弱,却始终把孩子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2. “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这一句描写环境,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3.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现出作者在母亲去世后终于明白母亲的用心,也体现出他对母亲的无限怀念。
五、写作特色
- 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为真实而打动人心。
- 细节描写生动:如母亲悄悄为“我”准备的菊花、默默关注“我”的举动,都让读者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 象征手法运用:秋天象征着成熟与收获,也象征着离别与思念,与文章主题相呼应。
六、学习建议
1. 朗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2. 联系生活: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曾忽略过父母的关爱,学会感恩。
3. 写读后感:结合自身经历,写下对“母爱”和“亲情”的理解与感悟。
七、总结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更让我们明白了亲情的珍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尤其是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课堂笔记整理人:XXX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