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例题(6页)】在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过程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是一项重要内容,涉及企业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由于长期股权投资具有不同的控制程度和影响范围,其会计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围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结合具体例题进行分析与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基本概念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其他企业股份或以其他形式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投资,并且预期持有时间较长,通常超过一年。根据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控制型投资:即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2. 共同控制型投资:即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
3. 重大影响型投资:即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
不同类型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一)成本法
成本法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方仅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后续不随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调整。
特点:
- 投资成本保持不变;
-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红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 不反映被投资单位的经营成果。
(二)权益法
权益法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情况。此时,投资方应按照持股比例,将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按比例计入自身的损益中,并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特点:
- 初始投资成本为基础;
- 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
- 调整投资账面价值,反映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例题解析
例题1:成本法下的投资核算
甲公司于2024年1月1日以500万元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乙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
要求:请用成本法计算甲公司的投资收益。
解答:
- 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成本为500万元;
- 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甲公司按持股比例10%确认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 = 100万元 × 10% = 10万元。
结论: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10万元。
例题2:权益法下的投资核算
甲公司于2024年1月1日以800万元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乙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万元。
要求:请用权益法计算甲公司的投资收益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解答:
- 初始投资成本为800万元;
- 乙公司净利润1200万元,甲公司按30%确认投资收益:1200 × 30% = 360万元;
- 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万元,甲公司按30%确认投资收益:200 × 30% = 60万元;
-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初始成本 + 投资收益 - 现金股利 = 800 + 360 - 60 = 1100万元。
结论: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42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
例题3:权益法下调整事项的处理
甲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取得乙公司25%的股份,投资成本为600万元。乙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但存在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100万元。
要求:请用权益法计算甲公司的投资收益。
解答:
- 乙公司净利润为900万元,但由于存在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100万元,需扣除这部分利润;
- 调整后净利润 = 900 - 100 = 800万元;
- 甲公司按25%确认投资收益:800 × 25% = 200万元。
结论: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200万元。
四、总结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根据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程度来选择适当的核算方式。通过实际例题的练习,有助于加深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理解,提高实务操作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明确投资性质,判断适用的核算方法;
- 关注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现金股利等变化;
- 注意内部交易利润的调整问题;
- 定期更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其他会计处理案例或相关会计准则,请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及相关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