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及教案(教学设计)x)】教学设计:打电话(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内容,主题为“打电话”。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打电话通知”,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优化思想,理解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任务。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打电话”过程中信息传递的规律,掌握最优方案的计算方法。
- 能够运用数列或图形的方式表示不同时间段内能通知的人数。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式,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寻找最优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并掌握“打电话”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最优方式。
- 难点:理解每一分钟被通知的人数呈指数增长的规律,并能进行合理推算。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时器、记录表、小纸条等。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文具。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情境:学校要组织一次紧急会议,需要通知100名老师,如果由一个人逐个打电话,需要多少时间?如果每个人接到电话后也帮助通知其他人,情况会怎样?
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方式更高效?为什么?
2. 探究新知(15分钟)
(1)初步体验
让学生分组模拟“打电话”的过程。例如:第1分钟,只有老师知道消息;第2分钟,老师通知1个人;第3分钟,老师和已通知的1人各自再通知1人……以此类推。
(2)数据记录
每组记录每一分钟能通知的人数,并填写表格:
| 时间(分钟) | 新增通知人数 | 累计通知人数 |
|--------------|----------------|----------------|
| 1| 1| 1|
| 2| 2| 3|
| 3| 4| 7|
| 4| 8| 15 |
| 5| 16 | 31 |
(3)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每一分钟新增人数是前一分钟的两倍,累计人数则是2^n - 1(n为分钟数)。比如:第n分钟可以通知2^n - 1人。
3. 巩固应用(10分钟)
(1)问题解决
提出问题:如果要在最短时间内通知10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规律计算:
第6分钟:2^6 - 1 = 63人
第7分钟:2^7 - 1 = 127人
所以,至少需要7分钟。
(2)拓展思考
如果通知人数更多,如500人,又需要多少分钟?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
4.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
- 每次通知的人数成倍增长,这就是“指数增长”的规律。
- 在生活中,合理安排信息传递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 数学不仅存在于课本中,更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练习题:某次活动需要通知50人,若采用“打电话”方式,最少需要几分钟?
2. 小调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快速传递信息”的方法?
七、板书设计
```
打电话(数学广角)
——优化信息传递
1分钟:1人
2分钟:3人
3分钟:7人
4分钟:15人
5分钟:31人
6分钟:63人
7分钟:127人
规律:2^n - 1(n为分钟数)
```
八、教学反思(教师使用)
本节课通过生活化的“打电话”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信息传递的规律。在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基本掌握了“指数增长”的概念。但部分学生对“2^n - 1”的公式仍存在理解困难,今后可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图示或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