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是浙江大学的校训,简洁而深刻地体现了学校的核心精神与办学理念。这一校训不仅承载着浙大人对学术真理的追求,也彰显了学校在教育与科研中不断进取、勇于突破的价值观。
一、校训含义解析
“求是”源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尊重事实。在浙江大学的语境中,“求是”强调的是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科学求真的精神,要求师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坚持真理、不盲从、不虚妄。
“创新”则代表了浙江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它鼓励师生在学术研究、技术应用和思想观念上勇于突破传统,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二、校训的历史渊源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由著名教育家林启创办。书院以“求是”为宗旨,倡导“实学致用”。1937年抗战爆发后,浙江大学西迁,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办学,形成了“求是”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1985年,时任校长路甬祥正式提出“求是创新”作为校训,标志着浙江大学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同时,更加注重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校训在浙大发展中的体现
方面 | 体现内容 |
教育理念 |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学术研究 | 鼓励原创性研究,支持跨学科合作与科技创新 |
校园文化 | 倡导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学术氛围 |
社会责任 | 践行服务国家、回馈社会的使命担当 |
四、校训对师生的影响
“求是创新”不仅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每一位浙大人应当秉持的人生信条。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浙大学子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探索、追求卓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结语
“求是创新”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不仅是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更是全体师生共同奋斗的方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浙江大学将继续秉承这一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