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是什么意思】一、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风光和将士戍边的情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萧关”是古代边塞要道,位于今宁夏境内;“侯骑”指侦察兵或使者;“都护”是唐代边疆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燕然”则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历史上曾有汉代霍去病在此封狼居胥的典故。
整句的意思大致为:在萧关遇到了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在燕然山驻守。这不仅表现了边疆的辽阔与战事的紧张,也体现了诗人对边防将士的敬意与对国家安定的关切。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背景 | 作用/意义 |
萧关 | 古代边塞要道,位于今宁夏境内 | 古代交通要道,军事重地 | 表现边塞地理环境,增强画面感 |
侯骑 | 侦察兵或使者 | 唐代边防军中的侦察人员 | 表现边疆信息传递方式,体现战事紧张 |
都护 | 唐代边疆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 | 唐朝设于边地的军事职位 | 体现边疆军事制度,象征朝廷权威 |
燕然 | 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 汉代霍去病曾在此封狼居胥 | 用典表达边疆征战、功业显赫之意 |
三、结语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不仅是对边塞风光的描写,更是对边疆将士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传达出对国家边防的关心与对将士的敬意,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