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六年级上册草原作者资料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六年级上册草原作者资料,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13:59:59

六年级上册草原作者资料】《草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描绘了作者老舍在内蒙古草原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热爱与赞美。本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真挚,是学生学习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的重要范文。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的满族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老舍的作品多以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人文关怀。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草原》是他写于1950年代的一篇散文,反映了他对祖国山河和民族团结的深厚感情。

二、作者创作背景

《草原》写于1950年代初期,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正在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同时也在加强民族团结。老舍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多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了解当地的文化与生活。

1951年,老舍应内蒙古自治区邀请,前往草原地区参观访问,亲身体验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草原的辽阔壮美。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写下了这篇充满深情的散文《草原》。

三、作者风格特点

特点 内容说明
语言朴实自然 老舍的语言贴近生活,用词简洁明了,易于理解,适合小学生阅读。
情感真挚动人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
描写生动形象 在《草原》中,他通过对草原景色、牧民生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关注社会现实 老舍的作品常反映社会问题,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与生活。

四、总结

《草原》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者老舍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厚的情感,将草原的美丽与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篇文章,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还能体会到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老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文章原创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撰写,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关于《草原》一课的作者资料参考,不涉及任何抄袭或侵权行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