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著作等身是什么意思】“著作等身”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文学、学术或艺术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作品数量之多足以与自身身高相等。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勤奋和才华,也象征着其在某一领域的深远影响。
一、成语解释
出处:
“著作等身”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著书满家,藏于名山。”后来逐渐演变为“著作等身”,意指一个人的作品数量庞大,足以与自己的身体一样高。
释义:
指一个人写下的书籍、文章等作品非常多,数量之多可以堆叠到与自己身高相等的程度。通常用于称赞作家、学者、艺术家等在创作上的丰硕成果。
近义词:
- 著作等身
- 著作等身
- 博文强识
- 才高八斗
反义词:
- 懒于写作
- 无甚建树
- 乏善可陈
二、成语用法
类型 | 用法说明 |
适用对象 | 作家、学者、艺术家等创作型人物 |
使用场景 | 表扬某人在文学、学术或艺术方面的成就 |
句式结构 | “他的著作等身,令人敬佩。” |
语气色彩 | 正面、褒义 |
三、成语使用示例
1.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著作等身,是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2. 这位学者博学多才,著作等身,深受学生尊敬。
3. 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已著作等身,前途不可限量。
四、总结
“著作等身”是一个高度赞扬创作者成就的成语,强调的是作品的数量与质量并重。它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对其辛勤努力的肯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优秀创作者的敬佩之情。
成语 | 著作等身 |
含义 | 作品数量多,足以与自身身高相当 |
出处 | 《后汉书》 |
用法 | 多用于表扬作家、学者等创作型人物 |
语气 | 褒义 |
近义词 | 著作等身、才高八斗 |
反义词 | 无甚建树、乏善可陈 |
通过了解“著作等身”的含义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能在适当场合灵活运用,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