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被应用于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中。其中,短波紫外线(SWL)照射作为一种物理疗法,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实际临床经验,分享在使用短波紫外线治疗该病过程中的操作体会与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短波紫外线照射属于一种光疗手段,其原理是通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对局部组织产生抗炎、杀菌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对于由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无法直接杀灭病毒,但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轻患儿的咽喉不适症状,缩短病程。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疗规范,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首先,医护人员需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确认无禁忌症后方可进行照射治疗。常见的禁忌包括皮肤过敏史、光敏感性疾病、眼部疾病等。同时,治疗前应向家长详细说明治疗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照射设备,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与校准。治疗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3-5天为一个疗程。照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儿的眼睛和生殖器部位,避免直接暴露于紫外线下。同时,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皮肤红斑或灼热感,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出现明显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短波紫外线照射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但并不能替代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将其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与其他治疗方法协同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总之,短波紫外线照射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操作过程中仍需注意细节,确保安全有效。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这一疗法将在今后的儿科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