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写作特点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写作特点赏析,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01:01:06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写作特点赏析】《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艺术价值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以一位沦落天涯的琵琶女为主角,通过她与诗人之间的相遇、对话和演奏,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一、原文节选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二、写作特点赏析

1.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琵琶行》采用“起—承—转—合”的传统叙事结构,开头描绘秋夜送别的凄凉氛围,引出琵琶声;中间通过琵琶女的演奏与自述,展开她的身世与情感;结尾则回到诗人自身,表达同病相怜的感慨。全诗层层递进,情感真挚,逻辑清晰。

2.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

白居易在诗中大量运用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形象地表现了琵琶声音的节奏与质感。同时,诗句长短结合,音律自然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3.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人借琵琶女的遭遇,寄托自己仕途失意、理想受挫的苦闷情绪。这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使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叙事,上升到对人生境遇的普遍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哲理性。

4. 人物刻画细腻,形象鲜明

琵琶女的形象塑造极为成功,从“犹抱琵琶半遮面”到“说尽心中无限事”,既展现了她的羞涩与才情,也揭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而诗人自身的描写也细致入微,体现了他敏感细腻的情感世界。

5. 现实主义风格浓厚

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它不仅描写了个人遭遇,更反映了社会现实,尤其是对底层女性命运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三、结语

《琵琶行》以其深沉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才华的集中体现,也是唐代诗歌艺术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无论是在思想深度还是艺术成就上,这首诗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研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