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的读音】“另辟蹊径”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解决问题或进行某项工作时,采取不同于常规的方法,走一条新的道路。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在写作、演讲中也常常出现。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另辟蹊径”的正确读音可能并不清楚,尤其是其中的“蹊”字,发音容易混淆。
下面我们将从读音、含义、用法等方面对“另辟蹊径”进行全面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另辟蹊径”的读音
成语 | 拼音 | 注音符号 | 发音说明 |
另辟蹊径 | lìng bì xī jìng | ㄌㄧㄥˋ ㄅㄧˋ ㄒㄧ ㄐㄧㄥˋ | “另”读作“lìng”,第四声;“辟”读作“bì”,第四声;“蹊”读作“xī”,第一声;“径”读作“jìng”,第四声 |
注意:
- “辟”在这里读“bì”,不是常见的“pì”(如“开辟”中的“辟”读“pì”)。
- “蹊”字较为少见,常被误读为“qī”或“xí”,但正确发音是“xī”。
二、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举例说明 |
另辟蹊径 | 指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找一种方法或途径来达到目的 | 他在创业过程中没有选择传统行业,而是另辟蹊径,进入新兴市场 |
三、成语来源与用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物有同异,而生其别,此非人力所能致也。故曰:‘另辟蹊径’。”
- 用法:多用于描述创新思维或独特方法。
- 近义词:独辟蹊径、另寻出路、另起炉灶
- 反义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按部就班
四、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常见错误 | 正确读音/写法 | 原因分析 |
将“蹊”读作“qī” | 应读“xī” | 字形相似,但发音不同 |
将“辟”读作“pì” | 应读“bì” | 在“另辟蹊径”中,“辟”表示“开辟、开辟道路”,应读“bì” |
忽略“蹊径”连用 | 应整体理解 | “蹊径”指小路,引申为方法或路径 |
五、总结
“另辟蹊径”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成语,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掌握其正确的读音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通过了解其来源、含义以及常见错误,可以更好地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运用这一成语。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另辟蹊径 |
正确读音 | lìng bì xī jìng |
含义 | 另外开辟一条道路,比喻采用新方法 |
来源 | 《后汉书》 |
用法 | 表达创新、突破常规 |
注意事项 | “辟”读“bì”,“蹊”读“xī”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另辟蹊径”的读音及使用方式,避免在实际交流中出现误解或发音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