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守着一棵树桩等待兔子撞死,比喻那些不靠努力而期望偶然得利的人,或者指抱着侥幸心理而不思进取的行为。
故事讲的是古代有一位农夫,有一天他看到一只兔子因为跑得太快撞到树桩上摔死了。这位农夫非常高兴,于是放下锄头,从此不再耕作,一心一意地守在那棵树桩旁边,期待再有兔子撞上来。然而,再也没有兔子撞死在那里,而他自己却因此荒废了田地,最终一无所获。
这个成语用来讽刺那些懒于行动、妄想不劳而获的人。它提醒我们,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勤奋努力、脚踏实地的人,而不是依赖运气或偶然事件来改变命运。在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成果,而不是寄希望于意外的好运。
总之,“守株待兔”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更是一则深刻的警示,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依靠自身的能力去创造价值,而不是坐等天上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