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高且长_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东城高且长》是一首出自《古诗十九首》的五言诗,虽然其作者已不可考,但因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历来被文人学者所推崇。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变迁的感慨。
一、原文
>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望。
> 廊腰绕曲廊,宫阙连重嶂。
> 鸡鸣不知晓,马蹄犹未忘。
> 愁思如春水,潺潺不断长。
二、逐句赏析
第一句:“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望。”
“东城”指的是古代京城中的东部区域,这里用“高且长”来形容城墙的雄伟和绵延不绝。诗人通过视觉上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同时也暗示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历史的厚重。“逶迤自相望”则进一步渲染出城楼之间层层叠叠、遥遥相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
第二句:“廊腰绕曲廊,宫阙连重嶂。”
这句描绘的是宫殿内部的结构与布局。廊腰是指曲折环绕的走廊,宫阙则是皇宫建筑群,而“重嶂”则形容山峦重重,仿佛将宫殿包围其中。此句不仅展现了宫廷建筑的复杂与壮丽,也暗示了权力的集中与威严。
第三句:“鸡鸣不知晓,马蹄犹未忘。”
这一句转入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鸡鸣是清晨的象征,然而诗人却说“不知晓”,说明他可能在夜深人静时仍在沉思或徘徊。而“马蹄犹未忘”则暗示着曾经的奔波与忙碌仍未消散,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生活的留恋与无奈。
第四句:“愁思如春水,潺潺不断长。”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内心的忧愁比作春天的流水,虽看似温柔,却源源不断、难以止息。这种比喻既贴切又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切感慨。
三、整体赏析
《东城高且长》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它不仅描绘了东城的壮丽景色,更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写,引出了对人生、时间与情感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古诗十九首》的风格。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
四、翻译
东城高耸而绵长,曲折相连,彼此遥望。
走廊环绕,宫室相连,山峦重重,宛如屏障。
鸡鸣声中不知天色已晚,马蹄声仍萦绕心头。
心中的愁绪如春水般流淌,绵延不绝,久久不息。
五、结语
《东城高且长》不仅是一首写景的诗,更是一首抒情之作。它让我们在欣赏古诗之美之余,也能反思自己的生活与情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读一读这样的诗,或许能让心灵多一份宁静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