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西湖的秀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游春时的愉悦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与阅读理解题答案。
一、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字词解释
- 孤山寺:位于杭州西湖的孤山上,是当时著名的寺庙。
- 贾亭:即贾公亭,为唐代所建,位于西湖边。
- 云脚低:形容天空中低垂的云层,接近地面。
- 早莺:春天最早鸣叫的黄莺。
- 暖树:向阳的树木。
- 新燕:刚刚飞来的燕子。
- 啄春泥:燕子衔来泥土筑巢。
- 乱花:各种各样的花朵。
- 渐欲迷人眼:渐渐地让人眼花缭乱。
- 浅草:刚刚长出的小草。
- 才能没马蹄:只能勉强遮住马蹄。
- 行不足:走不够,意指舍不得离开。
- 绿杨阴:杨柳成荫的地方。
三、内容赏析
全诗以“行”为线索,按游览顺序展开描写。首联点明地点,描绘西湖初春的广阔水面与低垂的云影;颔联写鸟儿的活跃与燕子的忙碌,展现春天的生机;颈联则通过“乱花”与“浅草”的对比,表现春色渐浓;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之情。
四、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争”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早春时节黄莺争相占据温暖的树枝,显示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中的“渐欲”一词有何作用?
答:“渐欲”表示逐渐变得令人目不暇接,说明春花盛开,色彩斑斓,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3. “最爱湖东行不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游春时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
4. 本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答:诗中描写了水面、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堤等自然景物。
5. 这首诗整体的意境是什么?
答:全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西湖早春图景,营造出清新自然、恬静优美的意境。
五、总结
《钱塘湖春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西湖早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不仅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篇极具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