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作法自毙的基础解释

2025-10-16 20:28:03

问题描述:

作法自毙的基础解释,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20:28:03

作法自毙的基础解释】“作法自毙”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一个人自己制定的法律或规定,最终反而害了自己。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常用于批评那些因自身行为不当而陷入困境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作法自毙
拼音 zuò fǎ zì bì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作法于凉,其弊也必及于民。”
本义 自己制定的法律或制度,结果却使自己受害。
引申义 因自己的行为或决策导致自身的失败或不幸。

二、成语来源

“作法自毙”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在治理国家时,如果施政过于严苛或不公正,最终会伤害到百姓,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指人因为自己的行为或制度而自食其果。

三、用法与示例

用法 示例
用于批评某人因自身行为导致失败 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制定了许多不合理的规则,最后却被这些规则所反噬,真是作法自毙。
用于描述制度或政策的反效果 这项新政策本来是想提高效率,没想到执行后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乱,简直是作法自毙。

四、相关成语对比

相关成语 含义 与“作法自毙”的区别
自食其果 自己的行为导致不良后果 更强调因果报应,不一定是制度或规则所致
玩火自焚 自己做危险的事,最终自取灭亡 强调主动冒险带来的后果
自取灭亡 自己招致失败或死亡 更偏向于主观行为导致的结局

五、总结

“作法自毙”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它提醒人们,在制定规则或做出决策时,要考虑到长远影响,避免因一时之利而埋下隐患。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因小失大,最终反受其害。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和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