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指的是什么花】“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是一句常用于重阳节的诗句,表达了对节日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重阳”在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个节日,也与多种花卉有着密切联系。那么,“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指的是什么花呢?下面我们将从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及相关花卉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重阳节的文化背景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其中以赏菊最为常见。
二、“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含义解析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虽然原诗并未直接提到“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但后人常用此句表达对重阳节年年如期而至的感叹,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与重阳相关的花卉
重阳节期间,最常见的花卉是菊花。菊花因其在深秋开放、不畏寒霜的特性,被赋予了坚韧、高洁的象征意义。因此,菊花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代表花卉。
花卉名称 | 重阳节中的寓意 | 常见品种 | 文化象征 |
菊花 | 高洁、长寿、坚贞 | 黄菊、白菊、墨菊 | 高洁、长寿、坚贞 |
茱萸 | 驱邪避灾 | 红茱萸、山茱萸 | 驱邪、祈福 |
桂花 | 吉祥、富贵 | 金桂、银桂 | 富贵、吉祥 |
四、为什么是菊花?
1. 季节契合:重阳节在秋季,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
2. 文化象征:菊花自古就被文人墨客所喜爱,象征高洁、隐逸、坚贞不屈。
3. 习俗体现:古人有“重阳赏菊”的习俗,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典型例子。
4. 药用价值:菊花不仅观赏性强,还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五、总结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虽未直接指明某一种花,但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来看,最贴切的花卉当属菊花。它不仅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和情感寄托。
结论: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指的是菊花,它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象征高洁、长寿与坚韧。